一节节生动精彩的党课,一项项务实为民的举措,一件件暖流涌动的实事……矿区各部门、单位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指引和政治保障,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扬正气。
红色课堂播下种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沿着前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太行精神。”近日,南楼小学邀请学生家长在国防教育展室,通过“爸爸讲英雄”的形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爱国的种子。
市十二中组织学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聆听党史课,师生一同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史的认识。249班学生马欣宇、袁鸣婕结合所思所感撰写了心得体会,发表在阳泉日报社小记者站微信公众号上。
平潭街小学“学百年党史 传志愿精神 做追梦少年”主题队日活动中,教师李东新深情讲述了延安精神,让孩子们在苦难与辉煌的对比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区教育工委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一个主题”、覆盖师生“两个层面”,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师德师风“正风行动”有机结合,举行师德讲座“红色凝聚力量 榜样引领成长”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党史”主题班会,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真正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青少年成长筑牢理想根基。
心系群众为民解忧
6月2日,半坡村村民荆年小拧开自家院里的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家现在吃水可方便了,彻底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
区农业农村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四项指标要求,多措并举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解决了半坡村、石卜咀村、官沟村长期以来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在西河村,村民王彦明正忙着为播种做准备。他说:“今年种了10多亩玉米、20多亩蔬菜,想用点儿新化肥,卖化肥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我如何使用化肥,真是太贴心了。”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抢抓农时,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进教育、金融扶贫和实施“孝亲敬老”政策,全面落实民生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切实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为民办事温暖民心
“道路修好了,以后运输货物就方便啦!”佳林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员工小张说。公司门前的路面狭窄不平,大型货车无法直接进入厂区,只能用小型货车进行二次运输,不仅耗时,还增加了运输成本。矿区产业集聚区管理中心负责人冯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与市交通局路政管理处沟通协调,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一条宽10米、长50米的道路建成了,平坦宽阔的道路加快了运输速度,减少了运营成本,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大难题。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为企办实事的热潮就涌向哪里。矿区产业集聚区管理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真真切切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沙坪街道北头咀村巷子深、岔路口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中沙坪社区第一书记张喜中多次与市政部门沟通协调,为北头咀村安装了10盏路灯,点亮了夜晚的小巷。
“以前道路两旁都是乱停乱放的车,路十分难走。看看现在,上下班高峰期也不会拥堵了。”家住中沙坪社区中东小区的李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为净化道路交通环境、畅通居民出行路,里沙坪社区主动联系物业公司规划停车位,组织网格员逐家逐户发放告知书,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停车需求,辖区的交通环境也变得井然有序。
群众无小事,点滴见初心。矿区各部门、单位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将“初心”和“使命”融入日常、见于行动,用党心汇聚民心、用行动践行使命。(郝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