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在矿区范围内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矿区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周密部署、分类施教、创新方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层层深入、步步递进,让广大党员群众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中汲取智慧,增强发展自信,汇聚精神力量。
周密部署,宣讲组织更“强”
党史学习教育伊始,矿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制定印发《阳泉市矿区党史专题宣讲工作方案》,明确宣讲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宣讲内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
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区委书记带头在教育系统宣讲,以《学党史厚植爱国情怀,践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题,开展党史专题宣讲会,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明理是前提、增信是保障、崇德是动力、力行是目标四个方面,为参会人员上了一堂启迪思考、激发共鸣的辅导课。随后,区级领导干部纷纷采取调研、座谈、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宣讲,面对面与基层党员群众互动交流,回应群众关切。截至目前,区级领导干部共计开展宣讲28场次,受众2100余人。
建强队伍,夯实宣讲基础。由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遴选40余名政治素养过硬、感染力强、表达能力优的宣讲员,组建“领导干部+党校教师+百姓宣讲员+老党员老同志+社会志愿者+先进典型代表+红领巾宣讲员”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宣讲矩阵。采取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宣讲团联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分赴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分众化、常态化宣讲。
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通过专栏报道、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等形式,构建广覆盖、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宣传格局。大力宣传矿区党史学习教育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及时反映一线党员干部和群众反响,鲜活生动讲述矿区故事,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全区各级各部门宣讲活动成效,各级各类媒体共计报道130余次。
分类施教,宣讲效果更“好”
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干部特点,矿区杜绝“一刀切”“一口闷”的简单粗放式宣讲教育,在总结以往宣讲经验的基础上,对宣讲对象分门别类、因人施教。
针对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宣讲。邀请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运用鲜活的资料、生动的故事、翔实的数据,举行集中宣讲报告会,组织区直机关、街道、村(社区)的党员干部认真聆听,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出忠诚、学出信仰、学出担当、学出本领、学出责任、学出干劲、学出廉洁。
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事例宣讲。采取“小故事大道理、小切口大背景”的方式,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和先进模范现身说法,讲明白、讲透彻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洪城河小学开设“微课堂”,老党员走进课堂,利用主题班会、队会,为学生讲党史。南楼小学开展“家长走进课堂,助力学生成长”活动,邀请党员家长讲党课,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针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党员中心户”宣讲。我区结合离退休党员人数多、分布广的实际情况,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作用,在小区、楼栋、邻里,讲党课、讲故事、讲心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拉呱”形式讲好党史故事,有效解决了离退休党员集中学习困难、组织活动不便等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00余名离退休党员“党员中心户”开展党史宣讲,受众达1400余人次。
针对企业职工,开展地企融合式互动宣讲。充分发挥“职工之家”阵地作用,利用职工大会、技能比赛等活动节点,克服工学矛盾,区委宣讲团深入工地、走进车间,利用轮休间隙,与一线工人、技术代表进行现场交流,深入开展多频次、全方位宣讲,进一步激发企业职工在党史的精神洗礼下,树立“主人翁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
创新方法,宣讲形式更“活”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矿区改变“你讲我听”的单一模式,奔着群众最多的地方去,奔着群众最爱听的形式去,在线上线下、公园广场、居民楼院、田间地头开展宣讲,让宣讲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接地气,效果更深入人心。
“广场党课”走“新”走“心”。蔡洼街道采取“广场党课”的形式,在二矿广场开设大讲堂,为辖区党员群众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广场党课”,打破了场所限制,拓展了受众群体,让党员群众听得进去、听得明白,让党课“活”起来、“红”起来。
“线上课堂”集聚人气。里沙坪社区通过“智慧+党建”模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开设“线上课堂”,组织流动党员、老党员线上学党史。开展“云”参观,线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突破地域阻碍,零距离感受红色文化气息。
“板凳课堂”倾听民声。桥南园社区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开展“板凳课堂”,在社区门口、小区楼院讲红色故事,将党史从“书上”搬到党员群众“心里”。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党课,还能提意见、说心声,“板凳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贴民心。
“田间党课”更接地气。石板片村创新开展“田间党课”,邀请模范人物、党员代表、宣讲员走向田间地头、农舍院落,讲党史、颂党恩,让老百姓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增强党员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音乐党课”声入人心。市十二中打造“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系列主题“音乐党课”,以时代为经纬、音乐为坐标,将经典的旋律与党的历史有机融合,通过曲目导赏、史实解说、影片播放、诗歌朗诵等,让大家在音乐中叩问初心使命,激励担当作为。截至目前共开展音乐党课5次,教育效果明显。
“情景党课”入情入境。区委党校创新打造情景党课,以多人解读故事的形式,围绕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四个发展阶段,从中选取各个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故事,结合图片、影片资料,重温历史,让广大党员在聆听故事和情景再现中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空中课堂”入脑入心。矿区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开设“空中课堂”,利用网络、微信群、对讲机等,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顺达出租车公司党总支利用车载对讲机,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党的声音,方便党员就地学、随时学,解决出租车司机党员集中学习教育的难题,让出租车行业党员“流动不流失”,让党史学习教育从“耳尖”到“心尖”。
截至目前,矿区各级党组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累计开展各种形式宣讲2360场次,受众23580人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致表示,通过接受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进一步汲取经验和力量,激励我们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凝聚起建设矿区的信心和决心。(李素梅)